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整个大环保产业链条而言,环保装备正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利器”。
环保装备是环保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而环保装备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
自2000年发布第一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以来,国内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环保装备制造业年产值从2000年的300亿元,到2005年的530亿元、2010年的2000亿元,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速。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1月,环保专用装备产量818648台套,同比增长25.8%,增速位列129个机械制造细分行业中第5位;主营业务收入2951.7亿元,同比增长7.9%;行业利润总额达到202.1亿元,同比增长9.1%,利润率较2015年略有降低,约为6.5%;环保装备进出口总额217亿元人民币,顺差9.5亿元人民币。
环保装备产业属于政策导向性行业。随着国家在大气污染物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等方面出台和实施更为严格的节能环保标准,新增和升级改造现有环保设施将为我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环保装备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年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日前举行的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披露,2016年环保产业收入约1150亿元,环保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整体高质稳定增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增速在机械制造行业名列前茅。
不过,据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洪强教授指出,当前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仍旧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首先,自主创新及技术集成能力较弱,技术含金量较低,部分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缺乏市场竞争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次,行业集中度偏低,多为中小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次,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国产化水平低,常规产品相对过剩,关键核心装备及高端装备供给明显不足;最后,环保装备标准体系不完善、政策环境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恶性竞争突出。
如何将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成功转化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并补齐产业短板,是当前的一大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环保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据悉,为了全面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国家工信部将着力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环保制造业发展,明确“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二是提升环保技术水平,加快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环保成果的转化,优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三是引导环保行业集约化发展,引导向优势企业集中。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现有的资金渠道以及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方式支持重大环保技术的攻关和推广。五是引导环保装备走出去,扩大中国自主品牌的环保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